• 鱼尾葵

    • 2014-04-29
    • 消息来源:http://www.flowerworld.cn/

    景观用途

    鱼尾葵是我国最早栽培做观赏的棕榈植物之一。植物本身含有纤维、淀粉、糖汁及边材等副产品。植株挺拔,叶形奇特,姿态潇洒,富热带情调,盆栽布置会堂,大客厅等场合,十分合适和得体.也可用作行道树及园林布景。本种树形美丽,可作庭园绿化植物;茎髓含淀粉,可作桄榔粉的代用品。茎杆挺直,叶片翠绿,花色鲜黄,果实如圆珠成串。适于栽培于园林,庭院中观赏,也可盆栽作室内装饰用。

    常见病症

    灰霉病
    症状常从叶片叶缘发病,病部组织变浅褐色,温室内漫漫时,可见到受害处生有灰霉色。
    病原BotrytischinereaPers.称秋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浅褐色至深褐色。多隔、透明,直且长,有时分枝1~5个,分生孢子簇生于梗顶部的小柄上。圆或圆形。
    传播途径或发病条件病菌可形成菌核遗留在土壤中,或以菌线、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随气流及雨水传播蔓延,田间农事操作是传病途径之一。病菌发育适温23℃,最高31℃,最低2℃;病菌对湿度要求很高,一般12月至翌年5月连续湿度90%以上的多湿状态易发病;大棚持续较高相对湿度是造成灰霉病发生和蔓延的主导因素,尤其在春季连阴雨天气多的年份,气温偏低,,放风不及时,棚内湿度大,致灰霉病发生和蔓延。此外,植株密度过大,生长旺盛,管理不当都会加快此病扩展。光照充足对该病扩展有很大抑制作用。南方春季露地,低温多雨时也常严重发生蔓延。
    根腐病
    (1)症状特征:植株感病之初,表现为抽梢少、细弱,叶小而色淡,树势差。重时叶片脱落,呈现典型的输导组织病症,最后全株萎蔫死亡。初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等到植株表现生长不良及盆土、茎基部长出子实体后就能确认。该菌可以腐生,但以寄生为主。以菌丝和菌素在寄主病残组织上越冬。条件适宜时菌丝借病、健根接触,从根茎、大根、侧根的伤口处侵入,继而向邻近组织蔓延扩展。花田、盆土排水不畅,湿气滞留时,发病严重。
    (2)防治方法
    ①散尾葵是耐阴、喜温暖潮湿的热带植物,养护条件应满足这些要求。此外,夏季应遮阳,冬季保证温度10℃以上,并多给光照。春至夏末每月喷施1次稀薄液肥或0.1%浓度的化肥。促进植株生长强健。
    ②分株时用利剪分开植株,并涂木炭粉或硫磺粉消毒伤口,后再上盆栽植。盆土用不含病残体组织的新土。
    ③发病初期,浇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
    叶斑病
    病斑生于叶尖或叶缘,呈不规则形,灰褐色至棕褐色,边缘围以黑褐色细线,上生细小黑粒点,为盾壳霉引致的鱼尾葵盾壳叶斑病。在温室或大棚条件下,病可全年辗转传播危害,多从伤口侵入致病。
    防治方法:
    ①注意通风透光,适当增施吧,提高抗病力。
    ②发现病叶,及早剪除。必要时喷淋30%氧氯化铜胶悬剂600倍、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百·硫胶悬剂600倍液。

    形态特征

    乔木状,高10-15(-20)米,直径15-35厘米,茎绿色,被白色的毡状绒毛,具环状叶痕。叶长3-4米,幼叶近革质,老叶厚革质;羽片长15-60厘米,宽3-10厘米,互生,罕见顶部的近对生,最上部的1羽片大,楔形,先端2-3裂,侧边的羽片小,菱形,外缘笔直,内缘上半部或l/4以上弧曲成不规则的齿缺,且延伸成短尖或尾尖。佛焰苞与花序无糠秕状的鳞秕;花序长3-3.5(-5)米,具多数穗状的分枝花序,长1.5-2.5米;雄花花萼与花瓣不被脱落性的毡状绒毛,萼片宽圆形,长约5毫米,宽6毫米,盖萼片小于被盖的侧萼片,表面具疣状凸起,边缘不具半圆齿,无毛,花瓣椭圆形,长约2厘米,宽8毫米,黄色,雄蕊(31-)50-111枚,花药线形,长约9毫米,黄色,花丝近白色;雌花花萼长约3毫米,宽5毫米,顶端全缘,花瓣长约5毫米;退化雄蕊3枚,钻状,为花冠长的1/3倍;子房近卵状三棱形,柱头2裂。果实球形,成熟时红色,直径1.5-2厘米。种子1颗,罕为2颗,胚乳嚼烂状。花期5-7月,果期8-11月。

    生长习性

    喜湿、喜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中性土壤,不耐盐碱,也不耐干旱,也不耐水涝。喜温暖,不耐寒,生长适温为25-30℃,越冬温度要在10℃以上,耐荫性强,忌阳光直射。

    繁殖方法

    播种和分株繁殖
    一般于春季将种子播于透水通气的砂质壤土为基质的浅盆上,覆盖5厘米左右基质,置于遮阴度30%左右及温度25℃左右的环境中,保持土壤湿润衣较高的空气湿度。一般2-3个月可以出苗,第二年春季可分盆种植。多年生的植株分蘖较多,当植株生长茂密时 可分切种植,但分切的植株往往生长较慢,并且不宜产生多数的蘖芽,所以一般少用此法繁殖。

    栽培管理

    鱼尾葵生长势较强,根系发达,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盆栽可用园土和腐叶土等量混合作为基质。一般每1-2年换盆一次,换盆时去掉部分旧土,剪去部分老根,用新培土重新种植,并且填加少量腐熟有机肥。3-10月为其主要生长期,一般每月施液肥或复合肥1-2次,以促进植株旺盛生长;民时保持盆土湿润,干燥气候条件下还要向时面喷水,以保证叶面浓绿且有光泽。鱼尾葵的根为肉质,其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其它季节浇水时要掌握间干间湿原则,切忌盆土积水,以免引起烂根或影响植株生长或影响植株生长。它为喜阳植物,生长期要给予充足的阳光,但它对光线适应能力较强,适于室内较明亮明亮光线处栽培观赏。鱼尾葵在高温高湿及通风不良条件下极易感染霜霉病,使叶片变成黑褐色而影响观赏价值,所以须在发病前喷洒800-1000倍液托津等杀菌剂预防;另外,在高温干燥气候下也易发生介壳虫,应喷800倍氧化乐果等防治。

    繁殖管理

    播种的种子应随采随播,一般于春季将种子播于透水通气的砂质壤土为基质的浅盆上,覆盖5厘米左右基质,置于遮阴度30%左右及温度25℃左右的环境中,保持土壤湿润衣较高的空气湿度。一般2-3个月可以出苗,第二年春季可分盆种植。
    多年生的植株分蘖较多,当植株生长茂密过于拥挤时可结合翻盆进行分株,分切种植。
    喜温暖通风的环境,喜光耐半阴,在强烈的阳光下生长欠佳。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但具有较强的耐寒力,其抗寒力较散尾葵强,为较耐寒的棕榈科热带植物之一,越冬温度为3℃。喜生长于排水了好而疏松肥沃的土壤。冬季要减少浇水量,并保持5℃以上的温度。短穗鱼尾葵的根系浅,不耐旱,春夏应充分供给水分,保持盆土湿润,并定期在周围喷水,以提高空气湿度。每月施1次肥料。
    盆栽短穗鱼尾葵上盆方法与鱼尾葵相同。短穗鱼尾葵生长势较强,根系发达,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盆栽可用园土和 腐叶土等量混合作为基质。一般每1-2年换盆一次,每年4月换盆,换盆时去掉部分旧土,剪去部分老根,用新培土重新种植,并且填加少量腐熟有机肥。如植株过大,可将其中粗大的植株从基部截去,保留较小的植株继续培养。刚上盆或幼株,在夏季中午前后需遮荫,成株一般在4月下旬搬至室外阳光下养护,3-10月为其主要生长期,一般每月施液肥或复合肥1-2次,以促进植株旺盛生长;平时保持盆土湿润,干燥气候条件下还要向时面喷水,以保证叶面浓绿且有光泽。短穗鱼尾葵的根为肉质,其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其它季节浇水时要掌握间干间湿原则。10月上旬再搬回室内光线充足处越冬。越冬期间室温白天需保持在18~25℃,夜间温度不能低于10℃。

    养护要点

    水分管理:生长期浇水宁干勿湿,盆土保持湿润即可,浇水过多,易引起植株下部叶腐烂发病,导致黑斑病发生蔓延,造成叶片枯黄甚至死亡。夏季每天浇水2~3次,夏秋季空气干燥时,要经常向植株喷水 ,以提高环境的空气湿度,这样有利其生长,同时可保持叶面深绿且有光泽。冬季适当减少浇水量,以利于越冬。
    光照管理:鱼尾葵在高温高湿半阴环境中生长较快,怕阳光直射,在烈日下其叶色会变淡或变黄,并产生焦叶及黑斑,失去观赏价值。它较耐阴,幼苗培育期或生长期,尤其夏、秋季一般遮荫度为60%,但冬、春季要给予较明亮的散射光为宜。耐荫性强,忌阳光直射,叶面会变成黑褐色,并逐渐枯黄;夏季荫棚下养护,生长良好。
    喜湿,在干旱的环境中叶面粗糙,并失去光泽,生长期每2天浇水,并向叶面喷水。

     

    果实汁液有毒,成分未详,可导致皮肤过敏,引发皮肤搔痒、红肿

    鱼尾葵根

    【药名】:鱼尾葵根
    【别名】:棕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yota ochlandra Hance
    【功效】:强筋壮骨
    【主治】: 肝肾亏虚;筋骨痿软
    强筋壮骨药
    【药用植物栽培】:
    1.生物学特性:喜高温、高湿气候,怕严寒,耐半荫,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
    2.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秋季采种,阴干待播。春季播种,播前种子经浸种催芽,于苗床上点播或撒播。待幼苗长出 2片真叶后,按行株距 30cm×30cm分床。培育1-2年后,按行株距 3m×2.5m 开穴定植。
    3.田间管理: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3-4次,每年施肥l-2次。干旱时适时浇水。
    4.园林用途:植株挺拔,叶形奇特,姿态潇洒,富热带情调,盆栽布置会堂,大客厅等场合,十分合适和得体.也可用作行道树及园林布景。
    【性味】:味微甘;涩;性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克。
    出处:《中华本草》[7]【毒性】:果实汁液有毒,成分未详,可导致皮肤过敏,引发皮肤搔痒、红肿。

    已有 3357 次浏览
    • 关于我们 | 营业执照
    • Copyright© 2008-2016 ,佛山市陈村花卉世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粤ICP备09125033号-3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66号
    • 手机:18029327647 电话:0757-23832892 传真:0757-23334883 QQ:1214217437 邮箱:flowerworld@126.com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佛山网络警察报警平台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佛山市公安局公共信息安网监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