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江红
  • 搜索供应商 >>
  • 它是生长在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幼时呈绿色,生长迅速,常在水面上长成一片。秋冬时节,它的叶内含有很多花青素,群体呈现一片红色,所以叫做满江红。繁殖很快,生于水田或湖沼中,我国东南和西南部均普遍分布。全草可作鱼类及家畜的饲料,也可供药用。常与有固氮作用的项圈藻共生,为优良的绿肥。
  • ⇒查看精彩图册
    1. 中文学名 :
    2. 满江红
    1. 地方别名 :
    2. 红萍、三角薸
    1. 拉丁学名 :
    2. Azolla imbircata (Roxb.) Nakai
    1. 目 :
    2. Order Salviniales 槐叶苹目
    1. 科 :
    2. Family Azollaceae 满江红科
    1. 属 :
    2. Genus Azolla 满江红属
    1. 种 :
    2. Azolla filiculoides 细叶满江红
    1. 界 :
    2. Plantae - 植物界
    1. 门 :
    2. Angiospermae -被子植物门
    1. 门 :
    2. Pteridophyta - 蕨类植物门
    1. 纲 :
    2. Class Leptosporangiopsida -薄囊蕨...
    1. 园艺学分类 :
    2. 多年生
    1. 叶色 :
    2. 绿色、红色
    1. 分布 :
    2. 淮河以南,山东、河南等地水域
满江红
满江红
满江红 词条目录
形态特征
它是生长在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幼时呈绿色,生长迅速,常在水面上长成一片。秋冬时节,它的叶内含有很多花青素,群体呈现一片红色,所以叫做满江红。个体很小,径约1cm,呈三角形、菱形或类圆形。根状茎细弱,横卧,羽状分枝,须根下垂到水中。叶细小如鳞片,肉质,在茎上排列成两行,互生;每一叶片都深裂成两瓣:上瓣肉质,浮在水面上,绿色,秋后变红色,能进行光合作用;下瓣膜质,斜生在水中,没有色素;孢子囊果成对生于分枝基部的沉水叶片上。
生长习性
满江红常与蓝藻中的项圈藻(鱼腥藻)共生,项圈藻能固定大气中的氮气。
用途
它可以作为水稻的优良绿肥,也可作鱼类和家畜的饲料。叶小型,肉质,排列成两行,春季绿色,秋后叶色变红,形成大片水面被染红的景观,十分壮观。
词条图片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佛山网络警察报警平台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佛山市公安局公共信息安网监察